<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落实“六稳”“六保”政策 > 中央部署

        华为怎么进BT365_365bet外围投注_365完美体育app官网

        来源:   2021-03-30 15:52
        【字体:

        用改革开放的办法

        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稳增长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不设GDP目标,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如何在经济增长和债务压力之间求得平衡?如何保就业,让老百姓端稳自己的饭碗?报复性消费真的来了吗?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重要举措……5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就社会关心的11个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当日,国新办举办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秘书长丛亮、副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关于经济增长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具体目标,这不是第一次。”宁吉喆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今年已经是第4次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年度增长预期目标,前3次分别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

        “今年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宁吉喆说。

        宁吉喆强调,这次没有提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要看到无论是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因此,虽然没有直接提GDP的增长目标,但经济增长的内容已经融在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

        “危中有机,危去机来,国内疫情基本阻断后,我国经济运行恢复的势头稳中向好。”宁吉喆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到“六个强化”:一是强化就业民生,二是强化脱贫攻坚,三是强化政策对冲,四是强化内需支撑,五是强化企业帮扶,六是强化改革开放。

        宁吉喆指出,要落实好更加积极有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并与就业优先政策、鼓励消费政策、补短板的投资政策、结构性产业政策、差别化区域政策和市场取向的价格政策形成合力,有效地对冲疫情影响。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针对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的能力上的短板和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聚焦五大建设任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保障国家安全打造坚强屏障。这五大建设任务分别是:重大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重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救治能力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改造升级建设、重大传染病隔离场所改造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有记者问,这是否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经济增长和债务压力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对此,丛亮表示,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既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必要的。这一系列财政政策既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将有助于稳定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

        丛亮说,合理的债务水平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而适度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控制债务水平。在经济运行处在下行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出现减少或收缩的情况下,就要适当提高政府的债务水平,增加有效需求。在经济处于上行阶段,国内外市场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就要适当降低政府的债务水平,减少总的需求。这都是逆周期调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丛亮表示,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债务风险防控的需要相匹配的。新增的1万亿元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到市县基层,直接惠企惠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也是强调要有一定的收益,项目融资要与收益相平衡,将来要形成资产。

        据丛亮介绍,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赤字率并不算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财政赤字都在大幅度增加,IMF预测,2020年全球的平均赤字率将从2019年的3.7%提高到9.9%,发达国家平均由3%提高到10.7%,其中美国提高近10个点,到15.4%,法国到了9.2%,英国到了8.3%,日本到了7.1%,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平均也都到9%左右。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是38.5%,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比如美国是106%,欧盟是80%,日本是238%,印度是69%,巴西是92%。

        “市场经济从会计学、统计学的角度是资产负债经济,企业都有资产负债表,国家也有资产负债表。”宁吉喆补充道,“最新的资产负债表表明,我国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300万亿元。”

        宁吉喆说,这个资产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多年的投入、多年的发展形成的。我们的基础设施,无论是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还是市政,都已经在这些投入的支撑下形成了很有效的资产。“我们要促进一定合理的负债投资,形成大量有效的资产,这样就能使得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有更加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宁吉喆表示,正确处理债务和经济的关系,发挥好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地方专项债务使资金跟着项目走,有三个“用于”:一是主要用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的项目;二是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三是用于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这些资金还要带动民间资本,促进有效投资,扩大内需,保持增长,这样能够产生更多有效的资产。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排到最前面的都是就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如何实现就业目标,让老百姓端稳自己的饭碗?  

        “今年我国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就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宁吉喆表示,重点要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对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实行企业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2亿多农民工和几千万贫困地区劳动力实行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包括农民工)全覆盖,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可能吸纳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

        “下一步继续把就业优先导向作为所有政策的着眼点,尽快进一步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达产。同时要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关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赵辰昕说。

        同时,“发挥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增收作用。”丛亮表示,现在分批下达了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重点投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湖北等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广泛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将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从10%提高到15%,预计将吸纳30万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今年1月~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已经有354万人。“这是非常亮眼的成绩单,跟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比起来都是了不起的增量。”据赵辰昕介绍,截至目前,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已经有超过9成的农民工实现了返岗就业,而且随着复工复产达产进一步向前迈进,这个比例还会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实际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1.5万人,搬迁入住率达到99.4%。在有劳动力的贫困搬迁家庭中,已经有超过90%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今年我国将要细化落实后续扶持措施,补齐大型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等领域的短板,巩固脱贫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很大冲击,消费领域首当其冲。疫情之下,老百姓是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网络上有不少声音期待在疫情形势好转之后能够出现报复性消费。

        “是不是报复性消费?这个评价不一定准确,恢复性的消费是肯定的。”宁吉喆说。

        宁吉喆说,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了8.3个百分点,这也说明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和复工复产的推进,我国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相信5月份的消费数据还会更好一些。

        宁吉喆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

        一是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便民化改造力度,使居民住得舒心。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和二手车流通,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使居民行得便捷。同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强商品的品牌、品质、标准和质量建设以及监管,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水平。

        二是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结合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加快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幼、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潜力。“现在全国每天健身的人是4亿,如果能够达到8亿人,那体育市场就扩大一倍。”宁吉喆说。

        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主要是数字消费、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今年1月~4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新型消费的力量。我们要顺势而为,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宁吉喆表示。

        四是积极扩大绿色健康节能环保消费。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倡导全社会形成健康消费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包含口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箱。整合优化医疗健康资源和供应链,完善健康产业体系,扩大健康服务消费。

        五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加快布局支持新型消费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优化消费网络重要节点布局,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推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优化商业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包括发展小店经济、夜经济。

        宁吉喆还表示,今年要推动完成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100个左右的县和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造成的冲击,丛亮表示,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绝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国际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尽快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推动产业运行回到正常轨道,促进经济社会系统实现动态循环、健康发展。

        丛亮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纾解企业的困难、畅通供应链循环、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复工等方面,出台了八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目前来看,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企业的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发电量的统计最能说明问题。”丛亮介绍,据行业统计的发电量,3月份同比下降了4.6%,4月份同比增长0.3%,目前5月份前20天同比增长5.2%,比3月份提高了接近10个百分点。

        “境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严重受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濒临中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着增多。”丛亮同时指出,我国已经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中,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也必须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地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丛亮表示,一方面,要全面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的力度,将已经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用工、房租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定生产、渡过难关。围绕重点产业链和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疏通难点,聚焦龙头企业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业、生产销售和供应,以及大中小企业的整体配套、全面复工达产。同时,还要优化供应链体系,协调国内国际物流资源,确保铁路、航空、海运等物流大通道畅通。

        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不仅要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的地位,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突破瓶颈制约,大力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增强产业链的弹性和韧性,提升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还要开展数字化转型行动,鼓励企业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高灵活应变和协同能力。同时要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和增长极。

         

        06从四方面着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正在坚定不移地深化当中。”赵辰昕表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举措,体现在“四个着力”。

        ——着力推动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文件,吸引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的建设。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修订和发布2020年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服务业为重点,开展放宽市场准入的试点,持续地破除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

        ——着力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的质效。制定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深入推进已经公布的四批210户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对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尽力探索出建立起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研究制定深化国企混改的实施意见,以此打造混改政策升级版,更好地指导面上的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使混改在整个国资国企改革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突破口和“牛鼻子”的作用。 

        ——着力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首先要落实好交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推动电力、电信、铁路、油气等等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来参与这些领域的项目运营和项目建设。另外,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规定和做法,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机制,千方百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着力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通过这个标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要保障什么范围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底线标准到底是什么。

        “在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绿色发展等领域,也会推出一些改革举措。”赵辰昕表示,改革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定也将会同相关部门一道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疫情之下,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前景如何,是否还会有大项目继续落地?宁吉喆回应道,“今年年内,还将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陆续落地,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

        宁吉喆表示,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在华投资的大项目增加已经成为这两年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突出特点。

        宁吉喆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基本盘,稳住产业链、供应链,做到“四个进一步”。

        进一步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在推进实施前三批18个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要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而且要素跟着项目走,协调服务给予用地、环评、规划、能耗等方面支持保障。同时,加强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项目储备。建立健全地方层面的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全面提升外资项目的服务水平。通过快捷通道、包机等方式,为一些外资项目的国际经贸人员往来提供方便,支持项目加快实施。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过去3年全国负面清单已经从93条减到40条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的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实行单独针对外资的限制要求。

        进一步鼓励外商在华投资。今年还将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继续增加鼓励类条目,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外商投资能够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政策。

        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以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契机,完善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的各项制度,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障不同地方法律实施的一致性、统一性。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实现了正增长,增长了3.2%,高出总体增长9.6个百分点;截至5月10日,今年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了3230列,同比增长了24%,均属于逆势增长。

        宁吉喆表示,下一步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8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系列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经济格局正不断优化。

        丛亮表示,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区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要求今年加快落实区域发展的战略,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动力源,有效对冲疫情影响。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5万亿元、23.7万亿元和11.4万亿元,占到全国的比重达到44%。“这三大动力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这三大动力源的引领作用。”丛亮说。

        一是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和倒逼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雄安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尽快拉开建设的框架,给北京城市副中心“量身定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二是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坚持“一国两制”、依法办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稳妥推进规则的衔接和贯通,特别是港澳和内地的规则贯通,不断提升大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尽快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区新片区等重点区域抓出成效。

        第二,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中央资金对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支持力度,共同完善共抓大保护的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紧编制和报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形成“1+N+X”的规划政策体系,即一个总的规划、N个相应的局部或专项规划,再加上X的政策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第三,努力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一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打造陕西等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补齐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二是深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平台。三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出台并推动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四是继续支持东部率先发展。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出台发展海洋经济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政策措施。

        第四,充分发挥功能平台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国家级新区的“1+N”政策,实施重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及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国家级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加快发展。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

        华为怎么进BT365_365bet外围投注_365完美体育app官网